Telegram进军区块链打造加密社交新生态
Telegram在区块链领域的布局是一个充满技术野心与商业争议的复杂故事,其核心围绕TON(The Open Network)公链展开,同时衍生出金融、犯罪治理等多重影响。以下是综合分析:
一、TON公链的诞生与愿景
1. 技术初衷
2017年,Telegram创始人杜罗夫兄弟发现现有区块链难以支撑其亿级用户需求,因此设计TON作为高性能公链,目标实现每秒数百万交易,并集成智能合约、分片技术和链下支付通道。其创新点包括“自愈”垂直区块链机制和超立方体路由技术,以提升可扩展性。
2. 融资与争议
TON通过两轮ICO募集17亿美元,创下历史纪录,但2020年因美国SEC指控其代币GRAM为未注册证券而被迫终止项目。Telegram最终选择赔偿投资者并放弃直接控制权,TON转为社区自治。
二、Telegram与区块链的深度结合
1. 生态整合
Telegram逐步将TON融入其生态:
2. 加密货币野心
杜罗夫本人是加密自由主义倡导者,Telegram天生与加密技术契合,包括用户名NFT化、第三方加密钱包集成等。其目标是成为“Web3版微信”,通过“流量+支付”模式构建超级应用。
三、犯罪治理与监管挑战
1. 黑灰产温床
Telegram的加密特性被犯罪团伙滥用,如“好旺担保”“新币担保”等平台通过TG群组处理超500亿元洗钱交易,涉及诈骗、人口贩卖等。2025年Telegram大规模封禁此类群组,但匿名性仍使治理困难。
2. 法律风险
2024年杜罗夫因平台涉恐、儿童犯罪等内容在法国被捕,凸显监管压力。尽管Telegram后续加强审核团队(雇佣750人),但其隐私优先的定位与合规要求持续冲突。
四、现状与未来
1. 商业突破
2024年Telegram首次盈利(收入超10亿美元),部分得益于TON生态的广告和订阅服务。TON基金会还与腾讯云合作,优化节点基础设施,加速亚洲市场扩张。
2. 技术前景
TON当前定位为“Telegram的必由公链”,通过低门槛开发工具吸引开发者。其9亿用户基础可能推动Web3大规模应用,但需平衡去中心化理想与监管现实。
综上,Telegram的区块链探索既是技术创新,也是商业与法律的博弈场,其成败将深刻影响社交与加密行业的融合路径。
本文章来自(https://www.zhaobovalves.cn),转载请说明出处!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