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公开信息,Telegram 因其加密通信特性及拒绝配合监管要求,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遭遇屏蔽或限制。主要情况如下:

一、已实施屏蔽的国家/地区

1. 俄罗斯(2018年4月起)

  • 原因:拒绝向俄联邦提供用户加密密钥,被指控成为联络工具。
  • 措施:法院下令屏蔽服务,要求运营商限制访问,并迫使谷歌、苹果下架应用;监管机构还封锁了亚马逊、谷歌云服务的上千万IP地址以切断Telegram服务器迁移。
  • 2. 伊朗(2018年5月)

  • 原因:国家安全考虑,同时推动国产替代软件"Soroush"。
  • 影响:涉及4000万用户(占伊朗人口近半)。
  • 3. 巴西(2022年3月)

  • 原因:未配合法院删除违规内容及支付罚款。
  • 措施:法官要求苹果、谷歌下架应用;总统博索纳罗公开反对封禁。
  • 二、可能面临限制的地区

    1. 香港

  • 部分公众在2024年《基本法》23条立法咨询中提议封禁Telegram,指控其曾成为2019年组织工具且不配合警方调查。
  • 现状:特区未采纳该建议,驳斥相关报道为断章取义。
  • 2. 乌克兰(2024年4月)

  • 限制范围:Telegram主动封禁乌军方用于搜集俄军坐标信息的聊天机器人,因其违反禁止军事用途的规则。
  • 非全面屏蔽:普通用户通信未受影响。
  • 三、其他关联事件

  • 马来西亚(2025年):Telegram已申请该国社交平台运营执照,合规性待审。
  • 安全争议:多国警方指出,Telegram的加密和"阅后即焚"功能易被犯罪分子用于销毁证据,呼吁家长检查未成年人设备。
  • 技术对抗:Telegram通过频繁更换第三方云服务IP地址规避封锁,引发俄大规模IP封禁战。
  • 四、中国内地情况

  • 无公开屏蔽记录:2021年外交部回应某语音软件被屏蔽问题时,仅强调依法管理互联网,未提及Telegram。
  • 关联措施:部分境外通讯软件因未遵守数据安全法规被限制,但Telegram未被官方明确点名。
  • 综上,Telegram的屏蔽主要源于其拒绝配合反恐、国家安全监管及内容审查要求,技术特性使其成为多国监管焦点。

    本文章来自(https://www.zhaobovalves.cn),转载请说明出处!